曾因華裔身分受迪士尼同事歧視|《小鹿斑比》之父2016年底辭世 |
黃齊耀1938年在迪士尼從基層動畫師做起,期間畫了數以百計的米老鼠素描,但直到《小鹿斑比》(Bambi),他的才華才獲得注意。
Continue Reading →
黃齊耀1938年在迪士尼從基層動畫師做起,期間畫了數以百計的米老鼠素描,但直到《小鹿斑比》(Bambi),他的才華才獲得注意。
Continue Reading →
《當怪物來敲門》是一部2016年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合拍的奇幻劇情片
插畫|吉姆.凱(Jim Kay)
曾於西敏寺大學研讀插畫,但發現要找到相關工作不容易,便去圖書館、泰特美術館以及皇家植物園從事管理工作。 Continue Reading →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主角霍爾頓漫無目的在外遊走兩天的遭遇,以其特有的眼光、態度與語言,寫實呈現少年的感受、想法與心理。
有這麼一種書,你可能沒讀過,但八成已聽過,可能不大確定書裡的內容是什麼,但一定耳聞過它在文壇上有多重要影響了多少個了不起的作家等等。
這種書,大多叫做「經典」。
不過,有時待你真的讀了某本這種書,可能會在心裡對自己皺起眉頭,自問:這書真的那麼重要?為什麼我讀了之後,除了想打瞌睡外什麼感覺都沒有?或者是,會讓人搞不懂在講什麼的書,就是「經典」?
這當中的可能性其實很多:你讀這本書的時間不對、年紀不對、你讀的那個版本譯得不好,或者,你就只是對這個故事沒感覺。
Continue Reading →✽兩個讀者
她在圖書館拾獲屬於陌生人的泛黃舊書,翻開內頁,看見許多鉛筆抄寫的眉批。她讀著陌生人的字跡,看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忍不住拿起原子筆,在書中寫下見解,再把書放回原處。
隔日,陌生人回來取書,讀了她的留言後,情不自禁以鋼筆寫下回應,又把書放了回去。兩個愛書人從未見過彼此,卻抱著對同一本小說的情感,在書頁間當起了筆友。
迫不及待翻開新買的小說,發現在書頁之外,夾藏了奇異的雜誌剪報、照片、陌生人寫的明信片、紙條、信件、邀請函,還有一個羅盤。這些,似乎都是解開故事謎底的線索。
收錄實體解謎線索的書,遭美國圖書館抗議,本書只能收藏,無法借閱!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