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迪士尼手稿.gif》「誠懇入戲」角色動畫原理
Posted on 3 1 月, 2016 by A-MO
所以基恩見拉森,認為會得到一些作畫的秘訣,不過他卻說「何種狀況使得柏納(Bernard)這個角色會有動機去做一些事情呢?」、「挺叫人摸不著頭緒?」我想。拉森靠著他對柏納角色的情感來幫助基恩去完成動作,而不僅是示範和構想技術而已。這就是基恩所需要的,「艾瑞克並不是畫出這場戲而是把自己投入角色的腦袋中,我突然知道「誠懇入戲」是什麼意思了。雖然我還在為技術掙扎,但身後已經有股強大的力量支持。
原畫指導格蘭基恩(Glen Keane)在建立起自己的角色動畫風格之前,是在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學習傳統動畫並靠於迪士尼片廠的工作機會取得實際經驗。
他從角色動畫中捕捉到良好動作的表現基礎,以下是摘自柯羅.瓦特曼(Chloe Veltman)的文章「拉臉」(Pulling Faces)一文,該文由「視與聽」雜誌(Sight and Sound Magazine),2003年1月出版。
基恩聽過用「誠懇」之心創造角色的重要性,因為他的師父,迪士尼的元老原畫艾瑞克拉森(Eric Larson)總是這樣說:「如果你不誠懇。觀眾一定不會相信。」
對動畫工作者而言,這是他的良言警語。拉森也同時抱怨「誠懇」對年輕的動畫人不起作用。「誠懇是什麼?你比較用力握鉛筆,用力畫嗎?當我試著表現誠懇,誠懇似乎產生不了作用。」
所以基恩見拉森,認為會得到一些作畫的秘訣,不過他卻說「何種狀況使得柏納(Bernard)這個角色會有動機去做一些事情呢?」、「挺叫人摸不著頭緒?」我想。
拉森靠著他對柏納角色的情感來幫助基恩去完成動作,而不僅是示範和構想技術而已。
救難小英雄The Rescuers|柏納(Bernard)
這就是基恩所需要的,「艾瑞克並不是畫出這場戲而是把自己投入角色的腦袋中,我突然知道「誠懇入戲」是什麼意思了。雖然我還在為技術掙扎,但身後已經有股強大的力量支持。
迪士尼曾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一度大幅裁員,將原本高達兩千四百名的動畫部門員工數量砍至六百人,但始終未曾從手繪動畫的戰場上退守。
2009年的《公主與青蛙》依然成績不俗,在全球攻下近兩億七千萬美金票房,更贏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與兩項最佳原創主題曲的提名殊榮。
2011年推出的《小熊維尼電影版》成為迪士尼手繪動畫的絕響,從此頭也不回地奔入了電腦動畫的懷抱。
角色動畫師都人手一本的聖經|動漫基礎技法
增訂版包含了更多有關虛擬卡通動物以及真實性動物的動態解析,並有詳盡細膩的動畫示範,此外還包含了查理斯威廉的高級動畫講座課程DVD部份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