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經貿園區開發願景館」於暑假期間推出「e托邦–未來都市開發展」,將於2012年7月26日(五)上午10時開幕,本展呈現建築與城市,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為觀展民眾們提供了未來都市開發的可能性。本次展覽邀請到國際知名的新加坡WOHA Architects,與曾在上海世博城市實踐區設計「漢堡之家」的德國Spengler & Wiescholek Architects and City Planners來台參展,共分為兩階段展出。
「e托邦–未來都市開發展」企圖探討未來化的建築發展與都市開發的可能現象。「e托邦」此一名詞由William J. Mitchell(前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院長)提出。他在e-topia(MIT Press, 1999)一書中表示,在e托邦裡的建築不單單只是光影下的物質,更是空間裡作為數位資訊的載體。我們將他所關注的智慧化、低耗能等環境因子對建築人文影響的概念挪用至本展:「e」代表了e化、資訊化、未來化;「托」象徵著寄託;「邦」代表著居所。探討數位革新、永續經營對未來生活、建築與城市發展帶來的可能性。如果說烏托邦(utopia)是西方世界對理想社會的追尋,那麼「e托邦」便是本展對於未來理想城市的美好願景。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以「低碳生活」、「智慧生活」及「環境共生」為開發願景,期望從基盤設施興闢、建築開發建設至園區化管理,均能呼應21世紀新生活,建構更具前瞻性及創意性的都市環境。本次展覽以「e托邦」為主要命題,並配合上述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三大開發願景為策劃架構。第一階段邀請屢獲國際大獎的新加坡WOHA Architect展出永續設計案例,內容包含模型、燈箱展示與設計圖說等。第二階段Spengler & Wiescholek Architects and City Planners展出內容包含互動式裝置、3D模擬影片、手繪稿與海報。期望透過國際知名團隊的創意思維來研擬未來城市的策略。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大宅門特區)整體開發計畫係因應水湳機場遷建而擬定擘畫高品質、創意及前瞻的發展藍圖。民國96年1月經「水湳機場原址地區規劃案」國際競圖,委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院長Stan Allen與其團隊SAA(Stan Allen Architect)辦理全區規劃設計,為展示此區之開發藍圖與規劃資訊,臺中市政府利用原機場既有之A15棚場空間,並再次委託SAA團隊設計名為「Info Box」的展覽館,是為水湳開發願景館。本館於99年11月完工開幕,不僅讓民眾對水湳有更深入的認識,更為開發期間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