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綠」的一種包材
北美.拉斯維加斯參訪Pack Expo展覽
Green Cell Foam這樣產品,使用全澱粉製品,可溶於水,燃燒無廢氣,100%可堆肥…吸震緩衝效果也很好,是很「綠」的一種包材。
Continue Reading →
北美.拉斯維加斯參訪Pack Expo展覽
Green Cell Foam這樣產品,使用全澱粉製品,可溶於水,燃燒無廢氣,100%可堆肥…吸震緩衝效果也很好,是很「綠」的一種包材。
Continue Reading →
他說:「藝術就像放大鏡,讓文字難以說明的複雜議題,片刻了然。」
拯救鮪魚,不僅為了鮪魚,也為了健康美麗的海洋,生生不息,年年有魚。 Continue Reading →
不少洗面乳或是其他清潔用品強調內含「柔珠」顆粒,可幫忙去角質,但大多數民眾可能不知道,這些「柔珠」其實是微小的塑膠顆粒,進入下水道後淨水廠無法過濾,緊接著成千上萬噸「柔珠」被吃進海洋生物肚裡,嚴重破壞生態。
英國《獨立報》調查指出,過去20多年來市面上共有上百種商品內含塑膠「柔珠」,從洗面乳、牙膏到沐浴乳等都有。而這些「柔珠」直徑不到一公厘,淨水廠無法過濾,塑膠材質使其可存在上百年也無法腐壞,除了嚴重汙染水質,魚蝦蟹等海洋生物也會吃進這些「柔珠」後,再回到人類餐桌上,已進入生物食物鏈。
報導中表示,光是美國,一年就有約1200公噸「柔珠」進入下水道,而美國紐約州上周立法禁止化妝品公司於產品中使用「柔珠」,其他地區及歐洲國家也考慮跟進。
Continue Reading →
▲▼苗栗縣開發案威脅台灣不到500隻的石虎面臨絕種 周偉航 有人問我石虎和經濟發展的取決問題。過去對於這類「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爭議,我認為其中多數是假議題,不能直接把數據加減比較。而石虎和三義發展的衝突,就是假議題。 什麼意思呢? 碰到開發案,就把經濟事務及環保事務分別獨立出來,當成子題來評估,然後再將兩者數據化後拉回來超級比一比,就我看來是非常蠢的一件事。 只有「發展」,沒有發展經濟或發展環保的差別,硬去區分兩者,其實是要騙人。環保所關切的主題,其實也是經濟裡面的主題(外部性)。人類社會一直在擴張,總是不斷的有各種發展、推進,你要思考的不是經濟環保二選一,而是要不要有「這種發展」。 我們就拿三義石虎事件來看。三義要開外環道,為什麼?因為市區很塞啦,就一條主要道路啦,假日都是人車啦,所以要開外環道。可是開外環道會經過石虎棲地,石虎快掛光了,是保育類,所以又不能開了。 感覺好像兩個撞在一起了哦?撞你個頭。
Continue Reading →
「木林森計畫」緣起於2004年,國際資源保護機構“Rare”聯合美國聖地亞哥當代美術(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an Diego)、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美術館及太平洋影片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rt Museum Pacific Film Archive)等三家機構共同發起的“Human/Nature”(人類/自然)項目, 期望透過藝術創作來提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的當地居民對於環境的保護意識。作為受邀藝術家之一,徐冰設計了一套為肯亞恢復森林綠帶的自動循環系統。系統的運行模式為:學生根據藝術家編寫的教科書中講述的方法,用人類祖先發明的文字符號,組合成有關樹的圖畫,這些畫通過網上畫廊和美術館展出並被世界各地熱愛藝術、關心環保的人們,通過網上購物、拍賣和轉賬系統等方式購藏,所得資金為種樹之用。其後,「木林森計畫」先後在大陸深圳、香港、巴西等全球多地展開,發展為一個全球的藝術項目。2013年,「木林森計畫」在臺灣生根發芽,至今已有1400多名臺灣小朋友參與。本展是「木林森計畫:臺灣」的成果展,此項目綜合了藝術、教育、環境護育三位一體,呈現出以當代藝術切入人類敏銳問題的新視角。 Continue Reading →